產后腰背痛的原因
1、內分泌變化導致腰背痛:在懷孕期間,子宮變大,腰部不得不承受起更多的壓力,使得盆腔血管及其神經受到壓迫,順帶牽扯著背部肌肉,讓寶媽感到腰背疼痛。
產后內分泌系統(tǒng)使得激素水平再次改變,骨盆韌帶仍處于松弛和無力的狀態(tài),肌肉還沒復原,就會出現產后腰背痛的情況。
2、照顧寶寶經常彎腰:產后頻繁彎腰照顧寶寶,或者進行過多的家務活,使得身體更加勞累,導致疼痛。
3、惡露排出不暢:產后惡露沒能順利排出,讓寶媽盆腔出現血瘀的情況,導致腰部疼痛。
4、缺乏適當活動:產后寶媽一直躺在床上不活動,腰部缺乏鍛煉,腰部血液循環(huán)不暢;再加上產后進補過多,體重增加,腰部負荷也隨之增大,讓寶媽腰部更容易受傷,導致疼痛。
5、產后風濕:產后沒有做好護理,過早沾涼水或不注意保暖,濕寒侵入,引起體內經絡不通,血液淤堵,誘發(fā)風濕,導致疼痛。
6、哺乳姿勢不當:寶媽不當的哺乳姿勢讓腰肌緊張,長此以往,只會加大腰背部負擔,損傷腰背肌肉,導致產后腰背痛。
7、子宮移位:產后不注意休息,或者由于其他原因,使得子宮移位,子宮順著陰道下降,導致產后腰痛。
8、過于勞累:寶媽產后休息不足,過于勞累,或長時間的站立、蹲坐以及腰部衣物扎束太緊,使得腰部疼痛。
9、穿高跟鞋:高跟鞋讓寶媽的身體重心前傾,間接影響腰背部,誘發(fā)疼痛。
10.腎氣損傷:產后房事不節(jié)制,導致腎氣受損。或者避孕措施沒做好,多次人工流產,這些都會讓寶媽產后出現腰痛的情況。
產后腰痛怎么辦?
1、哺喂姿勢要正確
寶媽在哺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姿勢,錯誤的姿勢只會加重腰部負擔。寶媽最好坐在高度較低的椅子上,如果椅子過高,寶媽可以輕輕靠在椅子上,或者在腳下墊一張小椅子。
寶媽還可以在膝蓋上墊一個枕頭,這樣既能抬高寶寶,讓寶寶吃得舒服,又能幫助分擔腰部的承重,減少負擔。
2、避免常彎腰或久站久蹲
產后不要穿高跟鞋,也不要久站、久蹲和彎腰,寶媽可以多做一些活動腰部的簡單運動,促進腰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,增強腰背力量,并且做好保暖,預防風寒侵入。
3、避免過度勞累
產后不要做重活,不要提重物,要保證足夠的休息。家務活盡量不做,以免損傷腰背肌肉。在床上休息的時候,經常變更一下姿勢,讓腰部得到放松和舒展。
4、食療和理療
在飲食方面,寶媽也要多食用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,以打通經絡,促進循環(huán)。產后注重補鈣,一來是增強骨密度,補充鈣質,二來是讓奶水也有充足的鈣提供給寶寶。
如果有需要的話,可以做一些按摩、熱敷、理療、發(fā)汗等,緩解腰部不適,遠離產后月子病。
5、腰部鍛煉
平時可以做些轉腰的活動,使腰椎穩(wěn)定,恢復正常曲度,加強背部力量,緩解腰部疼痛,還能讓腹部逐漸恢復到孕前狀態(tài)。
緩解腰背痛的按摩手法
【掌壓腰骶部】讓寶媽俯臥,雙掌重疊,輕輕壓腰椎疼痛處,再以不加劇疼痛的力道按壓,一呼一吸為1次,一共做10-15次。
【揉摩腰背】在有空的時候,或在晨起和晚睡之前,寶媽自己可以用雙掌,輕輕按揉腰背肌肉,從上到下按摩50-100次。按摩的同時扭動腰部,舒筋活血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改善腰痛。
【揉筋結】用拇指指腹在腰、骶部一點一點地觸摸,一旦發(fā)現壓痛的硬結,就用指腹壓在上面,按揉1分鐘。
【推下肢】讓寶媽俯臥,并固定胯部,用手掌根部,從寶媽的骶部開始,經由臀部,沿大腿外側、小腿外側,推揉至另一側肢體。
【熱敷】寶媽俯臥,用不滴水的熱的濕毛巾,放在腰間疼痛部和下面的骶部,再在上面再放一個熱水袋,熱敷約10分鐘;接著在腰兩側熱敷各10分鐘;最后,仰臥熱敷腹部。這適用于經期腰痛的女性,注意溫度以不燙傷為準。
緩解腰痛的健身操
記得墊個墊子哦!
【腿部操】寶媽仰臥,雙手抱住一側腿的膝蓋部往身上壓,盡量讓大腿緊貼腹部,背部貼緊地面,連續(xù)做5-10次,再換另一側繼續(xù)。接著雙手抱緊雙膝,雙腿貼緊腹部,做5-10次,晚上做一次或早晚一次。
【起坐操】寶媽仰臥在地貼緊地面,收腹然后坐起。不要利用上肢幫助發(fā)力,雙腿保持伸直,次數不定,這個動作還能減少腹部脂肪。
【滾腰操】寶媽仰臥并保持屈曲雙腿的姿勢,團成團前后滾動10-20次。
?
要是腰痛嚴重的話,還是咨詢專業(yè)人士尋求幫助。希望每位寶媽產后都能擁有健康人生,別讓產后疾病困擾一生!